艾滋病有关主题班会教案?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班会教案1 教材分析: “艾滋病知识读本”是小学《健康与安全》课程中的内容,其具体要求是:了解艾滋病的国内外流行趋势;理解艾滋病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积极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那么,艾滋病有关主题班会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与》教案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与》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13年12月1日
班级:高二(1)班
班主任:程**
一、活动意义:
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由来、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措施与技能、艾滋病的危害等有关知识;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学会判断艾滋病毒传播的相关行为和方法;
3、情感目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关爱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与他们和谐相处,共同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宣传。
二、教学方法:讲解式教学、分组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不可能传播的途径和主要预防措施。
四、教学过程:
板书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与的.主题。
(一)导入:公益短片《爱在阳光下》
各个小组进行快速联想,联想的题目如下:
(1)看到艾滋病,你都联想到了什么?
(2)关于预防艾滋病,你知道有多少?
(3)当有一位艾滋病人就在你身边时,你会怎么样?
(4)如果你不慎感染了艾滋病,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请把联想到的尽可能地列出来
(二)在各小组阐述联想并了解:
1、艾滋病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出人们的想象,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险。
2、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力,感染其它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无药可治。
【教学目的】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5、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共享生命,预防艾滋病。
【教学对象】
中小学生
【教学方式】
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 3~与艾滋病有关的 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感染艾滋病病毒4周-3个月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测出抗体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成为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艾滋病主题班会内容有
1、什么是艾滋病?
2、艾滋病流行现状?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艾滋病的治疗方法。
艾滋病简介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
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艾滋病
2021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1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班会教案1
教材分析:
“艾滋病知识读本”是小学《健康与安全》课程中的内容,其具体要求是:了解艾滋病的国内外流行趋势;理解艾滋病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积极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整理、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性,以及防治艾滋病的紧迫性;通过学习熟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手段。
(2)技能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行为,预防艾滋病的侵袭,并能够力所能及的指导帮助身边的人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互相帮助、紧密团结,为社会预防艾滋工作做出应有贡献。
一、班会背景:
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卫生局和市红十字会围绕“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的主题在一宫广场联合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旨在动员和营造全社会关注并积极投身到防控艾滋病活动中来。 昨日14时30分,在一宫广场,许多志愿者带着红丝带,向过往行人发放艾滋病宣传资料。相关部门也通过设立宣传台发放资料的形式向市民宣传艾滋病防控知识。我市自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近年来,经性途径感染比例上升明显,由2005年的3%上升到2009年的近30%。艾滋病已经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大学生中艾滋病感染人数呈现上升趋势。为此我院举行此次班会,希望大家能对爱滋有个全新的认识。
二、班会主题:遏制爱滋,履行承诺——权益、责任、落实
三、班会时间:2009年12月1日
四、班会地点:社工0931班(411教室)
五、班会主持人:程显滔、刘忠达
六、班会目的:
提升我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和关注,也增强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们做好防艾知识普及的信心以及投身防艾这项伟大事业的决心。向更广大的群体传播爱护生命,关注艾滋的精神。
七、班会参与人员:社工0931班全体同学
八、班会流程:
a)开场,主持人致词。
以上就是艾滋病有关主题班会教案的全部内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不可能传播的途径和主要预防措施。四、教学过程:板书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与的.主题。(一)导入:公益短片《爱在阳光下》各个小组进行快速联想,联想的题目如下:(1)看到艾滋病,你都联想到了什么?(2)关于预防艾滋病,你知道有多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