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警班会?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2、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懂得珍惜生命。 活动内容: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那么,安全预警班会?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夏季来临,台风暴雨天气多发,除了做好应对措施之外,不能缺少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防台风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精选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2022防台风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台风带给我们人类的危害,并知道一些台风来临时的安全措施。
2、能分辨台风来临时我们应该做到的安全行为。核心经验能分辨台风来临时我们应该做到的安全行为。
3、能积极参加游戏教学,并学会自我保护。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投影仪、翻页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经验分享,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遇到过台风吗?你了解它吗?
二、了解台风带来的危害
——台风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引发暴雨、引发暴潮、毁坏树木、毁坏建筑物、影响出行、影响交通。)
三、听故事,感受台风
——你经历过台风吗?皮皮猴和小黄鸭就刚刚经历过,一起来听听它们的故事吧!
——台风来临前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黄鸭和皮皮猴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小黄鸭对皮皮猴说了些什么?
——台风来临时,你的周边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小结:刮大风时,小朋友呆在家中,尽量少出门。
班会目的
1、掌握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关爱生命,快乐学习生活每一天。
班会内容
一、话题引入:
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极大,并且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地球上每年大约要发生500多万次大大小小的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xx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地区的8级大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次班会的主题是防震减灾,珍爱生命。
二、地震的前兆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在发生之前有时会有一些前兆,我们如果能掌握这些前兆,就会对地震的预防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
如地震前往往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野生动物反应异常,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决不能预报“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三、地震发生的原因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
四、学习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活动目标】
1、回顾“xx”台风对我市造成的损害,认识到台风的危害。
2、学习防台风的安全校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3、通过台风造成的损害,认识到水电资源的珍贵,时刻要珍惜水电资源。
【活动过程】
一、让同学们说说台风“彩虹”来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台风过后有什么变化。
二、观看众志成城战“彩虹”专题片。
三、认识台风。
1、了解台风的特点。
台风结构主要分为台风外围、台风本体和台风中心三部分。每年的七、八、九这三个月是台风的高发期。
2、了解台风的等级划分。
世界气象组织把台风划分为6个等级,专业上台风指中心附近平均风力达到12-13级的热带气旋,平时所说的台风包括了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等。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3、了解台风的危害。
台风的危害。台风主要有三大危害: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1强风:吹毁房屋、建筑及高空设施,压死压伤人员。刮断电力和通讯线路。吹翻车辆、船只、行人, 吹毁农作物,吹倒甚至拔起大树。
1. 中暑分类及症状:
夏季气温较高,中暑现象频繁发生。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类。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轻症中暑体温超过38℃,有头晕、口渴、大量出汗等表现,重症中暑需立即拨打120急救。
2. 避免中暑注意事项:
1. 避免在高温时段出门,长时间在阳光曝晒或高温、高湿度、气流静止的环境下活动或工作。
2.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
3. 外出时使用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等防晒物品,涂防晒护肤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4. 外出受热归来,忌“快速冷却”,应避免立即去吹空调、吹电扇、洗冷水澡。
5. 多饮水,出汗多的人可饮淡盐水。
6. 穿着应宽松,多穿棉质布料、颜色较浅的衣服。
7. 多食梨子、西瓜等水果;可饮一些消暑清热化湿的凉茶,或饮冬瓜、莲蓬、薏米仁汤水等。
8. 外出旅游或出差时若感不适,可用一些如仁丹、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薄荷锭等降温药品。
9. 充分休息,不要开夜车以免降低身体抵抗力。
3.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了解中暑的原因、一般症状、急救及预防方法。
2. 提高安全意识,学习防中暑和汛期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防震减灾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主要由地壳内部活动引发。了解地震的类型及其成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震现象。此外,还应介绍地震波的概念和地震的震级与烈度的区别。
2. 地震预警与应急准备
强调地震预警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了解家庭、学校等场所的应急准备措施。这包括制定家庭防震计划,熟悉疏散路线,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应对地震发生时的第一次震动以及后续摇晃。
3. 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
讲解在不同场景如何有效避险。强调保持冷静、迅速寻找稳固的避难场所的重要性。此外,教育学生如何在地震后开展自救互救,包括基本的救援知识和简单的急救技能。
4. 案例分析与模拟演练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成功避险和救援的实例,让学生从中学习经验。组织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应急疏散的过程,确保在真实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
以上就是安全预警班会的全部内容,班会内容 一、话题引入: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极大,并且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地球上每年大约要发生500多万次大大小小的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xx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地区的8级大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次班会的主题是防震减灾,珍爱生命。二、地震的前兆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