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防主题班会内容?3月1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这一天旨在提高全球公众对民防的认识,确保人民生活安全。自1992年我国加入该组织以来,每年都会开展相关活动,2009年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宣传民防日,主题为"关注民防,平安生活"。在这一天的活动中,重点在于普及防空防灾和公共安全知识,增强民众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那么,国际民防主题班会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民防是什么?
答:一般意义上讲,民防是指公民的防卫、防护。最早的民防就是防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防御德军轰炸,保护平民,于1917年在伦敦建立了防空指挥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民防组织的雏形。国际上1931年在瑞士成立“日内瓦区国际协会”,1958年,该协会改名为“国际民防组织”。
我国的民防起步较晚,也是由人民防空发展而来,主要是指战时对敌空袭作斗争,平时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防护。
2、江苏民防和人防有什么不同?
答:人防是新中国人民防空的简称,是指各级政府和军事机关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江苏民防是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去就是承担人防的职能。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人防建设应坚持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减灾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各级政府加强人民防空建设,推进人防与国际民防接轨。2002年,江苏省在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城市开展民防试点工作。2005年,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增挂民防局牌子,此后,全省各级民防局陆续挂牌。2009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省人防办正式更名为省民防局。
3、我省各地民防主要负责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要求,我省各地民防部门主要是在同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领导下,负责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贯彻党和国家人民防空、民防方针、政策,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二、制定民防建设规划、计划和相关应急预案。
在庆祝国际民防日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每位参与者都收获颇丰。以下是对国际民防日宣传活动总结的改进与润色,以确保内容准确、流畅,并遵循正确的时态:
**1. 活动背景与目的**
为增强国防观念,提升我校师生的防灾避险意识,我们依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于3月1日组织开展了国际民防日宣传教育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师生关注民防,了解并掌握防空防灾知识,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2. 活动组织与实施**
**2.1 学习与讨论**
我校迅速成立了由张青波校长领导的专题小组,对《通知》进行了深入学习。通过讨论,我们提高了对开展国际民防日宣传教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活动旨在提高公众的防空防灾意识,推动相关技能的提升。
**2.2 活动主题与安排**
宣传活动围绕“两防一体化建设”的主题展开。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如升旗、集会、发放资料、展示展板和演练等,广泛宣传防空防灾知识,营造了关注民防的良好氛围。
**2.3 领导支持与师生参与**
张校长亲自指导活动,并要求教职工积极参与。他们的支持鼓励了师生更广泛地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了宣传教育任务。
**3. 活动体会**
**3.1 投入与服务**
人防工程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工程。
民防是国际通用词,英文CIVIL DEFENCE,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
民防任务
民防任务是指在保护平民居民不受危害,和帮助平民居民克服敌对行动或灾害的直接影响,并提供平民居民生存所需的条件的某些或全部下列人道主义的任务。 这些任务是:(一)发出警报;(二)疏散; (三)避难所的管理; (四)灯火管制措施的管理; (五)救助;(六)医疗服务,包括急救、和宗教援助;(七)救火;(八)危险地区的查明和标明; (九)清除污染和类似保护措施;(十)提供紧急的住宿和用品;(十一)在灾区内恢复和维持秩序的紧急支助;(十二)紧急修复不可缺少的公用事业;(十三)紧急处理死者;(十四)协助保护生存所必需的物体;(十五)为执行上述任务、包括但不限于计划和组织的补充活动;
民防的起源
“炸”出来的民防意识。国外民防工程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与空袭长期斗争相互推动发展的过程。民防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随着飞机技术性能的提高,特别是轰炸机的出现,空袭后方城市、工业区、交通枢纽成为敌对双方经常性的战斗行动,“要地防空”便应运而生。最早组织要地防空的是英国。
民防意识是指公民的防卫、防护的意识。最早的民防就是防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防御德军轰炸,保护平民,于1917年在伦敦建立了防空指挥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民防组织的雏形。国际上1931年在瑞士成立“日内瓦区国际协会”,1958年,该协会改名为“国际民防组织”。
我国的民防起步较晚,也是由人民防空发展而来,主要是指战时对敌空袭作斗争,平时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防护。
民防的作用,是与自然灾害、敌人的空袭和人为灾害作斗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避免和减少损失。
民防的作用是与民防的任务密不可分的,民防的作用具体体现在民防完成平时和战时的任务上。一是发挥战略威慑作用,力争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标,以实力避免战争;二是发挥国防教育职能;三是平战结合功能。
扩展资料 :
一是在民防体制建设上,主张集中统一。民防涉及政府、军队、民间和社会各个方面,不是民防部门一家所能单独完成的。
二是在民防的制度建设上,主张平战兼顾。一些国家提出,民防具有军事和经济的二重属性,其建设必须纳入国家建设、国家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其他基本建设的轨道。民防制度的建立,既要有利于战时,又要兼顾平时。
民防知识是关于民事防护的知识,包括人民防空知识和防护技能,内容涉及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防护以及地震、洪水、火灾和意外灾害等的防范。
民防知识不仅具有战时防空的属性,还有平时抢险救援和防灾救灾的属性。从涵盖的范围来看,民防知识不仅包括战时防空,还包括平时防灾知识。学习民防知识,有利于人民群众提高防灾自救应变能力。
我国十分重视民防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在校学生的民防知识教育,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的民防教育,由所在单位组织实施。其他人员的民防知识教育,由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
扩展资料:
民防是民事防护的简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和瑞士等国家在防空体制的基础上,普遍建立并实行了民防体制。1996年10月17日,国际民防组织在摩纳哥颁布了《国际民防组织组织法》,我国于1972年加入了该组织。
民防是国家的民间防御力量。它包括两部分:一是民间对战争空袭的防护,二是民间对自然灾害的防护和民间对人为灾害的防护。我国民防大大扩展了人防的任务,不仅战时能防空,平时还能防灾减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民防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以上就是国际民防主题班会内容的全部内容,民防起源于战争时期。一战期间,轰炸机性能提升,空袭成常态,因此诞生了“要地防空”。英国为首个组织防空的国家,建立了独立部队与空袭警报系统,奠定民防基础,防空为“第一防”。二战爆发,空袭规模与范围空前,民防再进一步。和平时期,民防领域拓展至环境保护、人道主义救援等,覆盖火灾、海啸、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