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滋病毒的班会记录?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那么,关于艾滋病毒的班会记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活动方案3篇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参加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活动方案1
为全面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根据省、xx市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努力提高全市人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减少新发感染,降低病死率,完成全国质量考评指标。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防治保障
1﹒健全工作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研究艾滋病防治工作或参与艾滋病防治专题活动一次以上;召开防艾工作会议一次以上。
2﹒加强统筹管理。各成员单位制定艾滋病防治年度工作计划,及时上报防艾工作信息和年度工作支撑材料。
3﹒加大经费投入。市财政将艾滋病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用于婚前hiv检测、预防母婴传播、实验室设备维护更新、安全套推广以及支持社会组织等方面的专项经费投入,确保本年度经费投入较20xx年适当增加。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总结
今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为了加强宣传,我系积极响应学院学工处的部署,做好学生的防艾教育,我系08、09、10级18个班级在系学办主任、辅导员以及各班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了以“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为主题的班会。在学院学工处文件下达之后,为配合本次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及效果,我系召开了班长会,下发“预防艾滋病知识”小卡片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材料,在系内进行了广泛宣传。同学们通过上网收集资料、观看网络录像等多种形式,提前了解了艾滋病的病因、危害及如何防治几方面的知识。班会上,各班积极组织“走近艾滋病”、“关注艾滋,关爱自己”、“预防艾滋病”、“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等为副标题的主题班会,有的班级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同学们通过认真仔细的防治艾滋的学习和交流,牢记下艾滋病的传播方法、预防知识,对艾滋病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很多班级也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识抢答、知识竞猜等游戏环节,拓宽了艾滋病科知识在班级同学中的普及率。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有关艾滋病的一些知识。此次班会给了同学们不小的震撼,详尽宣传资料、“预防艾滋病知识”小卡片、班会的鲜明主题等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兴趣,同学们通过学习获益匪浅,增强了对艾滋病的防护意识以及关爱、扶助艾滋病人的责任感。
【教学目的】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5、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共享生命,预防艾滋病。
【教学对象】
中小学生
【教学方式】
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 3~与艾滋病有关的 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感染艾滋病病毒4周-3个月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测出抗体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成为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艾滋病主题班会内容有
1、什么是艾滋病?
2、艾滋病流行现状?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艾滋病的治疗方法。
艾滋病简介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
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艾滋病
艾滋病主题班会内容如下: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二、艾滋病的流行现状。
艾滋病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和广泛流行,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它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对家庭、社会生产力破坏极大。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
三、艾滋病(AIDS)的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即艾滋病患者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等。任何能够引起体液交换的行为,都有传播HIV的可能。流行病学调查证实,HIV有三种传播途径: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
班会准备工作
1、告知同学班会主题及主要框架步骤。
2、发动同学在课下上网收集相关艾滋病的资料、图片等。
3、为让同学们更真实地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组织同学进行自编自导自演短片,来警告提醒同学们艾滋病的影响和危害。
4、最后让同学把资料整理再给出建议并让同学串稿。
以上就是关于艾滋病毒的班会记录的全部内容,【班会背景】 :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艾滋病,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速度让人震惊,据统计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在青少年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多,为让同学了解并远离艾滋病,并让他们有一份爱心来帮助关爱、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初一(8)班以班会的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普及活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