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震主题班会记录?班会主题:科学对待地震班会地点:六、一班教室班会时间:20xx、3、25班会目的:向学生介绍地震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对待地震。班会形式:介绍讲解,交流发言班会过程:一、地震的成因和分布二、地震前兆异常地震前兆异常一般分微观和宏观异常,微观异常是通过现代精密仪器测量分析得出,宏观异常人们能直接观察到,一般指气象和动物异常。那么,有关地震主题班会记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2、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懂得珍惜生命。
活动内容: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上学去的时候,家里人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交待安全的话)为什么每天都说同样的话呢?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可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险时时都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2、板书班会主题: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3、学生齐读并理解班会主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师生共同回顾学校六条禁令。(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与强调)
(2)分组讨论:
1、在家里和学校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不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严禁下河、池好陆、塘、渠洗冷水澡或玩耍。
【 #教案#导语】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害,其中特别是地震的破坏性,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班会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间的关联性。
2、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让学生明白防火人人有责,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班会准备:
1、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
2、收集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民网北京9月20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9月20日5时37分,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5.1级地震,青海西宁有明显震感。
此次地震的基本信息:
发震时刻:2013-09-2005:37:01纬度:37.7°经度:101.5°深度:7千米震级:5.1
城市:凉州区(距震中约103.4千米)民勤县(距震中约173.1千米)
世界各地的大地震,给无数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地震知识?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防护?
二、介绍几种可以简单辨识的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使少先队员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了解地震与其他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包括地震成因、危害、防御措施等。
活动过程:
宣布活动内容:
引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案例,强调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说明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地震知识交流:
各小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地震知识。
教师播放地震成因影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震的产生过程。
地震知识讲解:
出示搜集到的地震知识材料,解释地震的成因、震级表示方法及其危害。
强调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提高学生对地震灾害的认识。
防御地质灾害措施:
讲解在不同场所遇到地震时的防御措施。
强调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包括迅速作出安全抉择、找藏身处、远离危险区、保存体力等待救援等。
互动环节: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地震知识和防御措施的理解程度。
【教案三篇】
**篇一**
导入:通过实际地震案例,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分布和危害,提高学生的地震防范意识。
目标:使学生了解地震前兆,学会正确的避震和自救方法。
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材料,制作课件。
过程:
1. 情境导入:介绍地震的基本信息,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2. 介绍地震前兆:讲解地下水、动物行为和地光地声等地震前兆的特点。
3. 紧急避险方法:教育学生地震时的逃生原则,如躲到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等安全地带。
4. 特殊危险应对:指导学生应对燃气泄漏、火灾和有毒气体泄漏等地震伴随危险。
**篇二**
主题:通过雅安地震案例,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原则和自救方法。
准备:班委准备相关知识,制作课件。
过程:
1. 导入活动主题:介绍雅安地震的严重灾害,引发学生对地震防范的思考。
2. 地震前准备:教育学生学习地震急救知识,制定家庭应急预案,进行紧急避险和撤离演练。
3. 地震时自救:讨论地震时的避震原则和自救方法,如切断电源、气源,保护头部等。
4. 地震后互救:讲解震后救人的原则和方法,强调先救近处的人和容易救的人。
**篇三**
主题:认识地震,学习地震逃生方法。
预防地震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预防地震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预防地震主题班会教案1
班会主题:科学对待地震
班会地点:六、一班教室
班会时间:20xx、3、25
班会目的:向学生介绍地震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对待地震。
班会形式:介绍讲解,交流发言
班会过程:
一、地震的成因和分布
二、地震前兆异常
地震前兆异常一般分微观和宏观异常,微观异常是通过现代精密仪器测量分析得出,宏观异常人们能直接观察到,一般指气象和动物异常。但是,前兆异常并非全都由地震引起的,如动物异常也可能与环境的剧烈变化、天敌和病害等有关。因此,对待宏观异常应持慎重态度,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或地震管理部门报告。常见的异常有: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拱圈、乱跑乱窜,狗猫等动物狂叫乱咬;地下水异常;地光明亮而且恐怖;地声强烈而且怪异……
(在介绍地震的成因和分布的过程当中,班级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等知识来解释,每个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气氛热烈。)
三、地震预防知识
1、学习地震知识
(1)学习地震知识可使你在地震时不害怕、不惊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2)了解家庭、学校和办公房所处的地质构造情况
(3)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办法
(4)注意身边自然界的异常现象
(5)不要听信和传播地震谣言
2、室内防震措施
(1)高柜要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2)较高的家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3)最危险的是组合家具,可用角铁或结实的木条固定各部分,再和墙体连接,或干脆拆除
(4)固定桌面上的贵重物品,如计算机升绝等。
以上就是有关地震主题班会记录的全部内容,篇一 导入:通过实际地震案例,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分布和危害,提高学生的地震防范意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地震前兆,学会正确的避震和自救方法。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材料,制作课件。过程:1. 情境导入:介绍地震的基本信息,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2. 介绍地震前兆:讲解地下水、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