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主题班会?一、主题要积极向上 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世界观往往在学生阶段形成。因此,选择积极向上的主题,对于同学们美好情操的培养、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成为祖国未来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意义重大。比如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可以选择“理想与奋斗”、“我最崇拜的科学家”、“我心中的祖国”、那么,浅谈小学主题班会?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加强思想前途教育:
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开展近代史和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提升道德意识:
以“五爱”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情操。
以“五心”教育为中心,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
参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
强化纪律观念:
制定并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
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纪律观念,鼓励学生勇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
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开拓德育渠道:
以思想课为主阵地,传授正确的观点和先进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德育。
关注并解决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网络道德、心理健康等,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1.建立良好的班级关系
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之间包括班主任在内的各个关系,都涵盖在班级关系中。建立良好的班级关系,需要班主任发挥好协调各方的能力,督促教师对小学生进行耐心疏导,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更要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分享,形成友好的同学关系。这样,班主任为小学生建立良好的精神环境,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教给他们热爱班集体、遵守纪律、关心同学、孝顺父母等正确的价值观。平时要多组织主题班会或演讲比赛等趣味性强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生动的方式教给他们深刻的道理,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班主任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地观察和调整小学生热爱学习、精力集中、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还要使他们养成不浪费、爱干净、懂礼貌的生活习惯。这些道理可以蕴含在生动的故事中,也可以藏身于动人的名人事迹里,这样会使小学生对这些道理的印象和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4.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小学生仍然处于放飞自我、解放天性的时期,心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以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他们进行适度的约束,让他们明白任何行为都需要负责。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由于小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分层次对待,尽量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接受。今天的学生抗拒的并不是我们的教育内容,而是我们给他们的教育方式。黄炎培在教育子女做人做事的座右铭中这样写道:“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信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萧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作为班主任,绝对不能安心于做一个教书匠,更应该有理想有追求,刚与柔必备。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柔是一种收敛、一种风度,一种魅力,一种婉转卓约的姿态。班主任的特殊性,要求班主任做到严与爱、刚与柔的平衡。小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最多,与班主任在一起的次数也最多。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态度、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体做法如下:
(一)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学龄儿童交往的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随着小学儿童独立性与批判性的不断发展,他们与父母教师关系开始从依赖趋向独立,不再完全信服成人的权威,而是逐渐表现出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与此同时,平等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行为习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班会课是德育的主阵地之一,是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班会课上,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与在其它场合、其它形式的德育相比,它更能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形成,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学生中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增强自信,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开好班会课呢,现浅谈几点想法: (一)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确立和策划班会的主题 主题班会是班集体建设的一项必要活动,它可讨论思想品德问题,也可以讨论班级工作,还可以让学生谈认识、交流思想、介绍经验,开展表扬与批评。开好主题班会,首先要确立与策划好主题。主题的策划,具有导向性作用,它将确立班会的发展方向,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1、确定教育目的,富有教育性 主题班会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自始自终贯穿、渗透着极强的教育性。主题的确定与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决不能搞活经济形式,走过场。例如,针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模糊或错误,可以组织《为什么而学习》、《以优异成绩向祖国汇报》等主题班会,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可以组织《人生路怎样走》、《生命的意义》、《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美好》等主题班会。
1、树立强烈的“三心”意识,爱心、耐心和细心
2、注重加强二个建设,班委会建设和班风建设
3、信任管理学生
4、掌握六个技巧。
1.语言方面主要是演讲和谈话,如班会发言、谈心交流、等,要擅于即兴发挥,体现辅导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2.写作方面主要是应用文的写作,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请示、教育随笔(可随时在博客上更新,做到与时俱进)、辅导员日志书写等。
3.生活指导方面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事物的指导与处理(如消费选择、寝室安全、假期社会实践、交通安全防范、突发事件的应对等)。
4.礼仪社交方面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礼仪、公众礼仪、赛场礼仪等,随时言传身教给学生。
5.体育游戏方面主要包括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与裁判;集体游戏的编创与组织;掌握活动的规则(如足篮排球比赛等),能促进与学生深层次交流。
6.活动运筹方面主要包括活动的整体策划、主题设计等,活动方案实施完成后要注意反馈,总结经验。
5、加强师生间沟通
除此之外,要重视两类特殊群体学生的沟通。一是贫困生,二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在思想上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培养自信。对于心理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要让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与家长及时联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以上就是浅谈小学主题班会的全部内容,主题班会有年级、学校统一计划的内容,虽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也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注意具体班级的个别差异和特点,灵活多变的开展主题班会,变换主题班会的形式,校园内外的结合,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与娱乐的调剂等等,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主题班会贵在“认真”二字。开好一次主题班会,从班会的设计、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